生鲜配送仓库如何规划布局?一份实用指南!

生鲜配送物流系统
青子2025/09/15
400

随着消费升级和即时零售的爆发,生鲜电商、社区团购、中央厨房等业态蓬勃发展。而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环节——生鲜配送仓库,其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
与普通仓储不同,生鲜商品具有高价值、易损耗、保质期短、品类繁杂、温控要求严苛等特点。一个混乱、低效的仓库布局,轻则导致分拣错误、出货延迟、损耗飙升;重则引发食品安全问题,甚至让企业陷入经营困境。

因此,科学规划生鲜配送仓库的布局,绝非可有可无的“锦上添花”,而是决定企业成败的“生死线”。

今天,我们就为您奉上这份生鲜配送仓库布局规划实用指南,手把手教您打造一个高效、精准、低耗的现代化生鲜仓。

一、 规划前的“灵魂三问”:明确需求是基础

在动笔画图之前,请务必先回答以下三个核心问题:

我主要做什么业务?

是B2B(给餐厅、商超供货)还是B2C(直接配送到家)?

是做全品类生鲜(果蔬、肉禽、水产、冻品、粮油调料等),还是聚焦某一细分领域(如净菜加工、精品水果)?

日均订单量是多少?单日峰值订单能达到多少?

我的商品特性是什么?

温区需求: 哪些是常温品?哪些需要冷藏(0-4℃)?哪些必须冷冻(-18℃以下)?是否有特殊温区(如冰鲜0-4℃、深冷-35℃)?

包装形态: 是整箱、散装、托盘化,还是小件零散?

周转速度(ABC分类): 哪些是高频次、快进快出的爆款(A类)?哪些是中等频率的(B类)?哪些是低频次、慢流转的(C类)?

我的场地条件如何?

可用总面积有多大?层高是否足够?

出入口位置在哪?货车进出是否方便?

水电、消防、排污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备?

只有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,后续的布局设计才能有的放矢。

二、 核心原则:布局规划的“四大金刚”

科学的生鲜仓布局需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:

温控先行,分区隔离

这是生鲜仓的生命线! 必须根据商品的存储温度要求,严格划分不同的温区(常温、冷藏、冷冻、特定温区)。

各温区之间应有物理隔断(如保温板、快速门),并确保制冷/加热设备独立运行,避免交叉污染和温度波动。

特别注意: 冷藏区与冷冻区相邻时,中间墙体需加强保温,防止“热桥”效应。

流程顺畅,动线最短

尽量减少货物和人员的迂回、倒流和交叉,缩短搬运距离,提高作业效率。

主通道宽度建议≥2.5米,保证叉车、地牛顺畅通行;副通道根据货架和作业方式确定(一般1.8-2.2米)。

设计一条清晰、单向、不交叉的物流主干道。理想路径为:收货 → 质检/暂存 → 上架存储 → 订单分拣 → 复核打包 → 发货

货随人走,效率优先

遵循“高频靠近,低频靠远”的原则。将A类畅销品放置在距离分拣区、打包区最近的位置,减少拣货员行走距离。

对于B2C订单,可考虑采用“播种式+摘果式”结合的混合分拣模式,并为此规划专门的分拣区域(如播种墙、电子标签区)。

设置合理的补货缓冲区,避免存储区与分拣区频繁互动造成拥堵。

安全合规,预留冗余

严格遵守消防法规,留足消防通道(通常≥2米),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。

考虑设备(如叉车转弯半径)、人员操作空间的需求,避免过度拥挤。

为未来业务增长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(如预留10%-20%的面积或货架位)。

设置专用的待检区、退货区、报损区、包材区、工具存放区等功能区域。

三、 功能区规划详解:

一个标准的生鲜配送仓库,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功能区:

收货区 (Receiving Area)

功能: 接收供应商来货,进行初步清点、质检(外观、温度、保质期等)。

要求: 靠近仓库入口,配备月台(或升降平台),设有待检区和合格品暂存区。需有遮阳避雨设施,夏季防高温,冬季防冻结。

存储区 (Storage Area)

功能: 商品的主要存放区域,按温区和品类进一步细分。

要求:

常温库: 用于粮油、干货、调料等。使用横梁式货架或阁楼货架。

冷藏库 (0-4℃): 用于叶菜、奶制品、部分水果等。货架需耐低温,地面防滑。

冷冻库 (-18℃以下): 用于冻肉、冻水产、速冻食品等。货架材质需耐极寒,定期除霜。

高架货架 vs. 地堆: 高价值、小件、多SKU商品用货架;大件、整箱、周转快的商品可地堆,但需离地离墙。

关键: 明确标识货位,实施先进先出(FIFO)管理。

分拣区 (Picking Area)

要求:

紧邻存储区,特别是高频商品存储区。

可设置批量分拣区(播种区) 和 订单复核区

配备工作台、电子标签(DPS)、RF手持终端等设备。

地面平整、照明充足。

功能: 根据订单进行商品拣选。这是B2C模式的核心区域。

打包/复核区 (Packing & Checking Area)

功能: 将分拣好的商品进行打包、贴单、最终复核。

要求: 空间宽敞,便于流水线作业。配备打包台、称重设备、打印机、封箱机等。临近发货区。

发货区 (Shipping Area)

功能: 成品等待装车出库。

要求: 靠近仓库出口,与收货区分开,避免交叉。设有待发区,配备月台。根据配送路线或车辆进行分区暂存。

辅助功能区

包材区: 存放纸箱、胶带、冰袋、保温箱等包装材料。

退货/报损区: 处理客户退回商品和临期/破损商品,需与其他区域隔离,防止污染。

办公区: 仓管、调度、财务等人员办公场所

设备存放/充电区: 叉车、地牛、拣货车等设备的存放和充电点。

更衣室/洗手消毒区: 保障员工卫生,符合食品安全规范。

四、 实用技巧与避坑指南

善用可视化管理: 使用不同颜色的地贴、标识牌区分温区、功能区、通道方向。

重视数据驱动: 定期分析商品周转率(ABC分类),动态调整货位,让“爆款”永远在“黄金位置”。

引入WMS系统: 仓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库存精准管理、库位智能分配、作业流程优化,是现代化生鲜仓的“大脑”。

关注细节:

冷库门要随手关闭,减少冷气流失。

地面保持干燥、防滑,尤其冷库内。

照明充足,特别是分拣和复核区域。

定期清洁消毒,预防虫鼠害。

常见误区:

只重存储,忽视分拣: 把仓库当成“大冰箱”,没有为高效的分拣作业预留足够空间和设计合理流程。

温区混杂: 为了省面积,把不同温区商品混放,导致商品变质。

通道过窄: 设备进出困难,存在安全隐患,降低效率。

缺乏规划,随意堆放: “哪里有空就放哪”,导致找货难、盘点难、损耗高。

悦邻供应链的数智化解决方案,为批发/零售类企业提供了全链路供应链数智化系统,包括商品管理、订单生成、采购汇总、进销存、智能分拣、打包配送、商户管理、商户运营、财务对账等,帮助零批商搭建自己的数字驱动业务体系,实现零批企业基于互联网实现的数智化经营. 该解决方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助力客户实现业绩倍增。


0
0 / 200

全部评论

查看更多